正觉网
正觉网
初识佛法须知 佛学的真面目 法苑谈丛 教规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
主页/ 初识佛法须知/ 文章正文

原来可以这样回向

导读:原来可以这样回向学完《入菩萨行论》的最后部分——回向品,发现自己对回向有很多认知上的偏差。列举如下:一、利益上的偏差只知道回向给众生获得究竟的利益,忽略了还可以回向给众生获得现前的利益。之前回向时...
原来可以这样回向

学完《入菩萨行论》的最后部分——回向品,发现自己对回向有很多认知上的偏差。列举如下:

一、利益上的偏差

只知道回向给众生获得究竟的利益,忽略了还可以回向给众生获得现前的利益。

之前回向时,总是把功德回向给众生获得究竟利益——成就佛道,很少会想到回向给众生获得现前的利益——拥有更多的现前快乐,远离现前的痛苦。虽然在师兄生病、去世时也做回向,也愿师兄远离病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更多的还是只想到究竟的利益——成就佛道。这种回向常常显得很空洞,没有多少感觉。因为我认为成就佛道是未来的事情,离现在还很遥远,自己和众生之间的心的距离就很遥远,回向时念念回向偈就结束了。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的回向品里首先把造论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悉入菩萨行”,然后用了大量的偈颂,将功德回向给六道众生及出世圣者们获得现前的利益,其中的重点是回向人天善趣。寂天菩萨在回向人天善趣时,几乎把能想到的各类人都想到了。

首先是愿众生离苦,如:聋哑目盲者、产妇、缺衣少穿者、饥渴贫苦者、绝望者、身有疾病者、心有疾病者、商人、航行者、迷路人、老弱无怙者、愚痴颠狂者。愿他们都能远离痛苦,得到应有希求。

接下来是愿众生得到世间利益,愿每个众生都拥有暇满人身,具备信心、慈爱和智慧,受用无穷无尽,没有诤斗,没有伤害,自在享天年。愿自卑的容光焕发,修苦行的身体健朗、庄严,愿娇弱的女子变成男子汉,贫寒的人变得富贵,骄慢的人变得谦逊,愿一切有情都能断除一切恶,修一切善。就算是众生在轮回时,也要享有轮回的快乐,不要太痛苦,这体现了寂天菩萨的大慈大悲之心。

这也给我一个全新体验,让自己的心和众生的心有一个零距离的接触,愿把所修功德回向给众生获得究竟的利益和现前的希求。这样回向我就可以帮得上忙,回向也不再是一种说法,而是慈悲心的落脚点:我所修功德可以时时为众生远离痛苦、拥有快乐而服务,也就可以时时修习对众生的慈悲之心。

二、对象上的偏差

之前回向时,虽然也在说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但心里把“法界一切众生”局限在三恶道、人道,从来没有想到还可以包括僧团、出家众、出世的圣者们。只会想能回向的一定是需要帮助的人,而需要帮助的人一定是比我还差的群体,不会是比我优秀的群体。而寂天菩萨在回向品中把功德回向给六凡四圣,而且在回向给每一道众生时都有很具体的内容。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回向给出世圣者,愿大菩萨们都能成办利益一切众生的愿望,愿所有有情,都有因缘得到佛菩萨的慈悲护念,让世界有更多的菩萨出现,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弘扬佛法的事业中,让世界有更多正向的力量。其目的还是为了培养我们的发心,不让我们的发心流于一种说法。

三、可以把修行的功德回向给自己

之前认为把功德回向给众生,众生不包括自己,如果有自己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而寂天菩萨在回向时把功德回向给自己,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还有对自己未来生命的一个期待和要求。寂天菩萨对自己未来生命的期待是:在没有登地之前,时时都能得到文殊菩萨的加持,生生世世都能在佛教的僧团中出家,以弘扬佛法、荷担如来家业作为自己尽未来际的使命和责任。在生活上只要有简单的物质条件维持生命就可以了,但在修行上要有良好的修学氛围,有道风,有学风,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善知识引领,愿意永远都在世间解除众生的痛苦,愿意承担众生的一切痛苦和罪业,愿众生都能认识到佛法对于众生究竟离苦得乐的重大意义,愿佛陀的教法永住世间,愿一切众生因菩萨所具备条件的各种能力和功德而拥有无尽的利益和安乐。这是何等的胸怀!

我也可以像寂天菩萨一样,对自己的未来生命做一个规划——生存条件可以简简单单,修学的条件要利于自己的修学:出生在佛化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佛法的熏陶,尽快找到师父,按照三级修学的课程修学,在两套模式中践行菩萨道。愿正法长久住世,愿善知识都能弘扬正法,愿世界充满觉醒的文化,充满正能量!

四、认为自己能力有限,没想到可以“拉赞助”

之前回向时,只想着把自己所做的功德做回向,从没想到自己能力不足时可以请求诸大菩萨及天龙八部帮忙,来解除众生的痛苦。这下,我的视野开阔了,不用再担心自己能力有限,做回向时气短了。可以随时随地祈求诸大菩萨及天龙八部来“支援”,以圣者们的能力来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也以这种祈求“支援”的方式来落实我的慈悲心的修行。

五、回向可以随时随地做

之前回向时,是在定课结束、共修结束、义工行结束时,以及每天的临睡前。通过回向品的修学,我了解到回向可以随时随地地做,对象也可以是每一个遇到的人和动物。回向的内容可以是现前的快乐和究竟的快乐。回向的修行不是固定在某个时刻,而是每一个当下,每个众生的身上。而这样做的好处是,时时提醒自己发菩提心,检验和落实自己的发心,去做更多的利益众生的事情,同时也可以更快地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更好地来做回向。

通过对以上五点的重新认识,回向的修行更接地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