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网
正觉网
基本佛法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您认识佛教吗 说吉话祥
主页/ 佛学基本知识/ 文章正文

千年观音寺石塔

导读:千年观音寺石塔2018-11-27 16:32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高振千早听说安阳街道周湖村的观音寺石塔被列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直想去看看真实的模样,以为“远在天边”,却原来...
千年观音寺石塔

2018-11-27 16:32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高振千

早听说安阳街道周湖村的观音寺石塔被列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直想去看看真实的模样,以为“远在天边”,却原来“近在眼前”,就在万松山的南麓。经向朋友打听,知道了大概的方位。

观音寺就在万松山庄北面的围墙外,正东面也是万松山庄的围墙,寺院与围墙之间都只相隔一条2米来宽的道路。住宅与寺院竟然靠得如此之近,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观音寺坐北朝南,现存建筑为晚清重建格局,前后两进,正殿面阔3间,东西厢房2间,为单檐硬山式木结构,不高也不大,正面山门上书“观音禅寺”。

山门进去的天王殿里,三对石柱都是民国时期打造的,每对石柱上都有对联、捐赠人姓名和时间。

据民国《瑞安县志稿》记载,观音寺原称观音院,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年间(954—960),北宋治平四年(1067)御赐匾额。当时,规模恢宏,传原有前后大殿五进,明永乐十五年(1417),寺院毁于台风,仅存法堂与山门。“大清同治六年岁次丁卯年夹钟月毂旦置”“民国癸酉年冬月(民国22年10月)”,大殿的大梁上曾有文字分别记载观音寺建造和修缮的确切年代。

观音寺石塔居于寺院的西侧,1963年被列为“浙江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2011年修缮后,全身青黑色呈现在眼前的观音寺石塔,原名千佛塔,建于北宋熙宁元年(1068),为仿楼阁式木塔建筑,全部由叶蜡石岩雕凿砌叠,平面呈六边形;原高7层,顶层坍毁,现存6层,剩余高度7.8米;基层做成须弥座,束腰雕出立门,底部做出圭脚,是宋代标准形式,须弥山刀法刚健,如意云头,线条流畅;基座底层最大,直径2.8米,其余四层,层层见小,失落的塔顶为葫芦形尖顶。

塔身各层宽度相等,一反宋塔逐层收缩的常态风格。各层各面阑额之下,隐出搛柱,分成3间,明间刻宝门式壁龛,内浮雕大佛像,两次间分别刻出六个小壁龛,内浮雕小佛像;而从第六层起每面都有浮雕小佛像,总共有26至28尊,已坍落的第七层不算,现存佛像有472尊,均为佛相庄严的趺跏坐式,这也是原名“千佛塔”的由来。这些石佛像历经上千年的风雨洗礼,现在看起来依旧清清楚楚。如果没有遭到毁损,面容、姿态、神情、手势仍然栩栩如生而形神兼备,衣服样式以及上面的皱褶十分逼真,每个莲花宝座都一样古朴。精巧的构思、流畅的造型、丰富的神态、分明的服饰、精细的刻工,宋代雕琢石佛像手艺之精湛、精美可见一斑。

塔身部分的倚柱和搛柱以及坐佛须弥座上等处,刻有造像题记68条,共约2500余字,其中第一层一坐佛须弥座上题记字数最多:“温州瑞安县清泉乡周湖东保,女弟子陈氏十八娘并男琮、珣、玑,新妇朱五娘、何二娘、韩六娘阖家直属等同发净心,建造千佛塔第一层,永立福利者。熙宁元年六月二十一日书耳。”这些题记提供了建塔年代的确切依据,对研究宋代建筑与佛像雕刻艺术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塔身各层每个转角处都有一条六角形倚柱,隐出三面,上面是转角斗拱,栌头呈圆形,柱头华拱向三面出跳;倚柱、搛柱、额柱、头号拱都刻得相当细致。腰檐盖简板瓦,两翼用老角梁、仔角梁做法。瓦椽、飞子、角梁雕刻清晰,出檐42厘米,平缓的坡度显示出宋代的早期风格,平座上有柱孔痕迹,当年应有石制的栏杆装饰着,仔角梁起翘部分有圆孔,用于悬挂风玲。

离开石塔走向背后的万松山,沿着山坳中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一边盘旋、拾级而山,一边不停地回望观音寺的屋顶和肃穆的石塔,来到了苍翠树木掩映下的观音亭,迎面是圆石柱上“远眺云江缭绕灵光凝瑞气,俯观石塔杨枝净水佑黎民”的对联。这石材构造的观音亭建于2008年,刚好位于观音寺的中轴线上,在观音寺中可仰望见到茂密树叶中若隐若现的观音亭。

站在观音亭里,俯视密密麻麻房屋重重围困中的观音洞及其石塔,还真令人感慨万千。一般来说,寺院都建筑在荒郊僻野,估计观音寺也不会例外,当年寺前应该是一泻千里又一望无际的田地,还可以眺望浩浩荡荡的飞云江,两侧有茂密的竹林和清澈的小溪。如今,林立的高楼大厦早已阻隔伸向远方的视线,这遗落在小城繁华深处的残缺石塔,却在默默地见证着小城翻天覆地变迁的千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