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网
正觉网
基本佛法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您认识佛教吗 说吉话祥
主页/ 佛学基本知识/ 文章正文

南师:修身体易堕邪见 唯识偏重心意识

导读:南师:修身体易堕邪见 唯识偏重心意识我们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注重于外在有形世界的改变,佛法修行注重内在世界的改造,都离不开对自身与外在世界的认识,在佛法发展到大乘初期阶段,唯识法相诸家认为一切...
南师:修身体易堕邪见 唯识偏重心意识

我们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注重于外在有形世界的改变,佛法修行注重内在世界的改造,都离不开对自身与外在世界的认识,在佛法发展到大乘初期阶段,唯识法相诸家认为一切宇宙万法唯识,离识无有自性存在,但在在阐明心意识作用时,有一派分出四种类别,即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分就是区域界限的意思,有四类的情形,南怀瑾师在讲成唯识论时,分别作过加细说明,心意识在我们的生活中主观认识客观,了知自身、他人与环境,无一时不在起作用,要义是这样的。

学贯中西通晓古今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

一、相分。一切色法,是心意识的相分。相就是外在事物映现在主观认识之前的相状。我们所有的思想心理状况变化是心意识的相分,山河大地乃至我们的肉体四大也都是识变的相分——相。见这一切的现象,包括心法与色法、心所所起的心法与色法都是心意识的相分。

身体是属于色法,不是见分。《成唯识论》讲,不管四禅八定是哪一种定,得到无想定同灭尽定,身得安和,都会令身安和。身体是心意识的相分,身不得安和。

二、见分,就是心意识的识知分别功能,对所缘境界能够识别明白。见分等于心理学现在所讲有监察的作用,有监察、督查自己的作用。

要能够认清楚自己的现象,比如我们心理的现状的话,我们心里一边在思想,一边有一个意识晓得自己在想些什么,我这个想得对不对。如我想黄金的股票了,该不该买呀?这两天黄金会不会跌价啊?想去看个电影,选哪个好啊?心里头有另外一个意识又看到自己:“为什么要去买黄金的股票?”“哎呀,怎么昨天刚看了电影今天又想去看!”这个见分马上看到这个相分。

心相、心态的变化有时候不一定,情绪的变化、思想随便出来,这个见分随时可以见到,这是普通的。有修持的人,心理到达某一种禅定的境界,我们的见地就是我们的见分,知道自己已经到达这里了:“噢,这是空了“”啊,这个我证清净了。”这是见分的作用,这两个还是粗浅的。

唯识四分及比喻说明

三、证分,证就是证知,晓得自己证果了,一切都可以求得证明。但是,证果的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呢?这中间是不是五见里头的边见、邪见、戒禁取见、见取见、身见,这要证自己,就是证分。

令身安和,唯识偏重于心意识的修法,由心意识的状况入手,因此不谈身体,因为谈身体的修法多容易走入五见里头的邪见、边见,身见忘不掉的,很严重。

四、证自己证分,就是确证前面自证的作用。真得禅定,色法一定跟到转。因为色法四大是心意识的相分,你心真转了,相、现象一定转了。看普通一个人,为什么人要看相?看这个人的相,这个人心好心坏,人好人坏,事业功名、富贵前途、穷通寿夭,看得出来,因为面相、身体这个相,就是他业力所发生的相分,呈现这个现象;透过这个现象,就可以知道他的业力的见分,他的妄见所生的、三世的因果所得的,就是这个“相”。

色身是心识的相分、它的功能,要转色身,你作功夫还是你心意识去作的!它并不是功夫来作你心意识啊!所以你只转自己的心意识呀,它生理气脉就很快容易转了。

禅宗达摩初祖以楞伽印心,范曾画

心意识的作用同相分业力习惯的心态转成了真正般若智慧,才算悟道明心,或者证自证分才算见性。因此此中学教理唯识的人,看禅宗看密宗看一切的人,认为即身成佛、顿悟成就,不可能!含糊笼统。禅宗达摩祖师当时传佛心印,以《楞伽经》印心,《楞伽经》是唯识大经、重镇。后来用《金刚经》印证,是五祖、六祖改的。

这是唯识四分,有的法师将三四合并,立为三分,即相分、见分、自证分,相当于《大乘起信论》讲的业识、转识、现识等部分。不管证知四分或三分,都还不是悟道,要再往前进,证知是诸法空相,空相亦舍,才初为悟。

一切法空,法空亦空,空亦空般若智慧

依华严五教,这是大乘始教的学说,多说法相,但明诸法皆空,未尽大乘终教中道妙有之理。道无止境,不论是教理,还是实践,都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正如宋时一法师所说偈:

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