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子吼,即是狮子吼,是对佛陀说法的比喻。这里一方面是形容佛陀说法坚定而毫无畏惧,如同狮子般勇猛;另一方面是指佛陀演说的诸法实相,能摧灭一切烦恼,调伏一切众生,如同狮子的吼声可以震慑百兽,所以用狮子吼来比喻。
《佛学大辞典》对师子吼的解释
(一)狮子吼,(譬喻)喻佛教威神,发大音声,震动世界也。传灯录曰:释迦佛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云:天上天下,惟吾独尊。
(二)师子吼,(杂语)佛在大众中为决定之说而无所畏,谓为师子吼。涅槃经二十七曰:“师子吼者,名决定说。”维摩经佛国品曰:“演法无畏,犹如师子吼。”同注曰:“肇曰:师子吼,无畏音也。凡所言说不畏群邪异学,喻师子吼众兽下之。”胜鬘宝窟中末曰:“所言不怯名师子吼。”临济录曰:“师子一吼,野干脑裂。”
《佛学常见辞汇》对师子吼的解释
(一)狮子吼,(喻)佛陀说法,毫无怖畏,声震十方,群魔慑伏,好像狮子一叫,百兽降伏一样。
(二)师子吼,(喻)佛在大众之中演说佛法,心中毫无怖畏,有如师子作吼。
《俗语佛源》对师子吼的解释
佛被称为“人中师子”(佛经上的“狮”字多写作“师”字)。“狮子吼”见于释迦牟尼佛初诞生时:“太子(指佛出家前为悉达多太子)生时,一手指天,一手之地,作狮子吼,云:“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关于“狮子吼”的寓意,可见《普曜经·论降神品》:“譬如狮子吼,诸小虫怖惧,畅佛狮子吼,降伏外异学。”佛菩萨演说决定之理,降伏一切外道异说,故称狮子吼。此外,高僧说法,有时也被誉为狮子吼。
如唐·刘禹锡《送鸿举游江南》诗:“与师相见便谈空,想得高斋师子吼。”又如《五灯会元》卷九谓:“寂子说禅如师子吼,惊散狐狼野干之属。”俗语中则每称悍妇恶骂为“河东狮吼”,如《官场现形记》第三九回:“无奈瞿老爷一来怕有玷官箴,二来怕河东狮吼,足足坐了一夜。”这里有个掌故。相传宋代苏轼有个朋友,姓陈名慥字季常,号龙邱居士,喜招宾客,好谈禅理。不过,其妻柳氏悍妬,陈慥甚惧。苏轼曾赋诗戏之云:“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见宋·洪迈《容斋三笔·陈季常》)后明朝汪廷讷根据此事改编为杂剧《狮吼记》。“河东”,旧属柳姓的郡望,如唐代柳宗元,人称“柳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