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经疏三心释】善导大师用「二河白道喻」来守护念佛人的信心(九)
明信佛智的行者作诸功德,是信心回向。有没有讲到“信心”两个字?明信佛智的行者,念南无阿弥陀佛,要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是信心回向,这种行者是化生,所以不在莲苞当中。到往生极乐世界的“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这样的利益,实在太殊胜了。“身相”就是相好,“光明”就是佛身光明,“智慧”就是佛的智慧,“功德”就是如来智慧德能,通通如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样,圆满具足成就,实在不可思议。因为明信佛智作诸功德,就能够“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换句话说,菩萨有三十二相,你明信佛智作诸功德,一样具足三十二相。所以要明信,千万不要疑惑。请看第三《易行品》龙树菩萨的开示:
若人种善根 疑则华不开
信心清净者 华开则见佛
龙树菩萨开示的,非常简要明白。如果有人种植善根,但是以疑惑心修学,就往生极乐世界莲苞之内,莲华并没有开敷;一个以真实信心种善根的人,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华开见佛。回向偈大家都很熟: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华为父母
华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华开见佛就证悟无生法忍,也就是大菩萨了。如果到极乐世界,在莲苞之中,没有华开见佛,一定会觉得非常懊恼,这时候就会忏悔在因地疑惑的罪业,《无量寿经》世尊有讲到。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也讲了六段疑心的人修行,会到极乐世界的莲苞之中。我们看第一段:
带惑疑生华未发 合掌笼笼喻处胎
内受法乐无微苦 障尽须臾华自开
这段文说明,以疑惑心念佛,就投生到极乐世界的莲华苞之中,莲华没有开华,要等到疑惑的业障尽了,剎那之间莲华自然就开了。这样你要信心念佛还是要疑心念佛?信心念佛。第二段文:
修因正念,不得杂疑,虽得往生,含华未出,或生边界,或堕宫胎,或因大悲菩萨入开华三昧,疑障乃除,宫华开发,身相显然,法侣携将,游于佛会。
修念阿弥陀佛的正念,不可以掺杂疑心,不然虽然能够往生,在莲华苞里面不能出来,或者生到极乐世界的边地,或者堕入“宫胎”——讲“宫胎”、讲“胎生”、讲“边地”,都是指在莲苞之中。等到疑障消除了,怀疑的业障消除了,“宫华开发,身相显然”,这时候身相光明才如诸菩萨。所以在莲苞之中,身相光明,还没有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而且不能到七宝讲堂聆听阿弥陀佛说法。所以确实,念佛一定不可以带着疑惑的心。后面几段文意义也好理解,大家认真看,自然就会明白。
佛与声闻众来取 直到弥陀华座边
百宝华笼经七日 三品莲开证小真
虽得生彼,华合径于多劫,此等罪人,在华内时,有三种障:一者不得见佛及诸圣众,二者不得听闻正法,三者不得历事供养。除此以外,更无诸苦。
化佛菩萨寻声到 一念倾心入宝莲
三华障重开多劫 于时始发菩提因
言净土苦乐者:苦则地前望地上为苦,地上望地前为乐;下智证望上智证为苦,上智证望下智证为乐。
回到疏文:“正欲倒回,群贼恶兽渐渐来逼;正欲南北避走,恶兽毒虫竞来向我;正欲向西,寻道而去,复恐堕此水火二河。”这段文,善导大师告诉我们,念佛的行者有三种灾难:第一退道不修,第二修圣道求十方净土世界,第三自力心念佛,这是灾难。这种灾难都是因为对阿弥陀佛本愿的信受不够坚定,也就是说没有真实的信心。如果对阿弥陀佛名号绝对的深信,那就不会产生这三种灾难。所以,为什么要引用这些经文劝勉大家明信佛智?因为你不要受这种种的灾难之苦。同样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难道你不愿意快快乐乐、安安心心的称念吗?
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你我的安心之道。佛是一个至极大悲的人,在因地修行,舍身舍命都要救度众生;成就佛道,慈悲究竟圆满,以果地名号要让我们凡夫称念,怎么可能会要求我们凡夫念到没有妄念、念到没有杂想、念到证三昧、念到入禅定、念到断烦恼,才愿意接我们往生极乐世界?
我们了解佛的慈悲,也了解佛的愿力,当然我们内心就安心,自然快乐念佛。
“当时惶怖,不复可言”,“惶”是惊惶的意思,“怖”是恐怖的意思。内心惊惶恐怖,就是因为遭遇三种灾难,也就是因为对于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没有真实的信心,所以有这种种的灾难,才会产生恐怖的心。所以听闻阿弥陀佛慈悲招唤,能够让你内心安心念佛,诸位你要不要?同样称念六字洪名,有人念的很法喜,有人念的很担心,就看你的心要安住在什么样的心情之上。了解阿弥陀佛名号慈悲愿力绝对救度的第十八愿行者,是安心念佛、快乐念佛、放心念佛,对于往生一事不会担心、不会顾虑;对于将来临终阿弥陀佛的现前接引是肯定是必定。但是不了解阿弥陀佛本愿的念佛人,念佛的心情就不会如此,就会如疏文善导大师所说的,惊惶、恐惧、彷徨,到底念佛能不能往生?如果我将来临终没有正念现前,能够感召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现前迎接吗?太多人有这样的担心了,都是因为对阿弥陀佛的了解不够,不是因为他念佛不够。对佛的愿力绝对救度了解不够,所以心里产生这样的恐怖。
第三节 此遣彼唤,一心正念直来
“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种不免死者,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这位行者内心充满惊慌恐怖,心中就如此思惟:我现在回头必死无疑。回头东岸有很多群贼恶兽,能回头吗?请问大家:你可以不念佛不修行,继续再生死轮回吗?不可以。如果不念佛不求生净土,继续在六道轮回,将来的苦更多,你一定后悔。“必死无疑”,死在哪里?死在六道之中。所以修行才能够彻底的把生死大苦了办。
“住亦死”,“住”就是停下来,不往前走也没有向后退。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今天念一念就好,明天开始我就不要念了,那就停下来了,可不可以?不可以。停下来了,你总有一天会让水淹死,会让火烧死,因为水河与火河各深无底,南北无边。水火二河非常的广大辽阔,白道才四五寸许。如果你停在原地不往前走,那是非常危险。所以能不念佛吗?不可以。能停下来吗?不可以。能往回走吗?不可以。
“去亦死”,也就是说想要往生极乐,但是要靠自力修行,想要把自己的烦恼妄想执着降伏了,才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回亦死”就是第一种灾难,“住亦死”就是第二种灾难,“去亦死”就是第三种灾难。所以一个念佛人,一定要把这种灾难彻底消除。
很简单!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信受阿弥陀佛的本愿,内心建立起对阿弥陀佛真实的信心,身心完全仰仗阿弥陀佛愿力绝对的救度,这三种灾难就消失了。不是靠自己修行的功德力,也不是靠自己要把烦恼、妄想降伏,也不是不要修行,也不是不要念佛,也不是不要往生极乐世界,你对阿弥陀佛有真实的信心,随着阿弥陀佛慈悲的招唤,正念往前,这三种灾难彻底了办。一、寻白道向前 唯一免死之法
“一种不免死者”,就是只有一条路,不用再轮回,不用再生死,绝对能够安稳离开险地,就是底下所说,“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宁”是选择的意思,在所有的修行当中,选择归阿弥陀佛的本愿白道,一心念佛,仗佛愿力。
把“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这句话,套用善导大师机法两种深信的法深信,就是“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也就是一心一意依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救度,乘佛的愿力,一定往生极乐世界。不是乘自己修行的力量,乘佛愿力救度的力量,这就是“宁寻此道,向前而去”的意思。
“既有此道,必应可度”,有这条本愿大道,阿弥陀佛在西岸慈悲招唤,释迦牟尼佛在东岸慈悲发遣,有二位世尊对我呵护、对我加持、对我招唤,我寻着这一条白道,一步一脚印向前行,我必然能够超越生死,度脱苦海,不怕东岸的群贼恶兽,也不怕水火二河,这就是世尊在《大集月藏经》告诉我们:“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一定要寻着阿弥陀佛的本愿大道,靠佛愿力,一心念佛,这样就能够度脱死难;千万不要停下来不修、回头,千万不要以自力疑心修学,这样你的心才能安安心心、快快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