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网
正觉网
入门须知 佛学常识 在家修行 佛与人生 佛化家庭
主页/ 入门知识/ 文章正文

学佛入门必读

导读:今天我们作一个简单的开示,在这个开示里并没有你们从未听说过的新鲜东西,都是以前讲过的:第一是佛教和外道的差别;第二是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差别;第三是大乘和小乘的差别。这三个问题说起来比较简单,但不一...

  今天我们作一个简单的开示,在这个开示里并没有你们从未听说过的新鲜东西,都是以前讲过的:第一是佛教和外道的差别;第二是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差别;第三是大乘和小乘的差别。这三个问题说起来比较简单,但不一定人人都十分清楚。对一个想修持正法的人来说,就有必要先了解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因为,无论平时行善的时候也好、打坐的时候也好,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抉择就会带来差异悬殊的结果。所以我们有必要讲一讲。

  第一、外道和佛教的差别  若从广的角度来讲,他们的见解、修法、行为都不一样,最后他们获得的果也有很大的差别。但最关键的差别就是皈依三宝的称为佛教,不愿皈依三宝,并具有其他信仰的人称为外道。  外道虽然讲了一些空性,但他们讲不出缘起性空的空性,他讲的空性就是一些很粗大的空性,不是显空无别的空性。比如说,有些外道也说,现在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见的那些东西是如幻如梦的。但是他们讲的大部分的空性都是单空,它不承认现象,不是龙树菩萨他们所讲的单空和无著菩萨他们所讲的明空无别的空性。他们的空性就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比如人的头上没有角之类的空性,佛教并不认为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空性。外道所讲的空性就是这么简单。  这是正规的外道,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住世时那些外道的见解。后来伊斯兰教侵入印度,那烂陀寺和木扎莫西拉(戒香寺)等佛教最重要的基地被毁坏,有些佛教的教证、理证逐渐被一些外道吸收利用,所以现在的外道经典里也掺杂了很多佛教的东西。但无论如何,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外道能够抉择人无我以上的空性。  总之,佛教与外道最重要、最关键的差别就是:佛教是皈依三宝的,外道是不皈依三宝的。  所以,想学佛教的话,首先就要皈依三宝。佛教不要求所有的众生都皈依三宝,如果要学佛、要修佛法,那就要皈依三宝,不皈依三宝就是在门外、道外,就不能称之为佛教徒。  第二、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差别  现在无论是在汉地还是藏地,我们都自称为是佛教徒、居士、出家人,经常放生、磕头、修五加行。很多人也以此而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是很不错的,天天都在修法。但我们要详细地观察一下,为什么要修这些法。其实,有不乏其数的人,其目的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现世的利益,如为了自己的健康、长寿,为了消除一些寿障等现世的灾难。还有的是因惧怕三恶道(地狱、恶鬼、旁生道)的苦难,希望自己不堕落到恶趣,下一世得到人天果报。具有这些发心的任何修法都只能属于世间法。  我们不能以为:烧香、磕头等是世间法,而听闻大中观或大圆满等就是出世间的法。因为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区别,并不是依外相而区分的。  比如向三宝供灯,在同样的供养对境、同样的供养物、同样的供养人的情况下,如果不具备出离心,供灯的发心是为了求得世间的圆满,为了健康长寿、升官发财,或者来世得到人天的福报,这样的供灯就成了世间法;反之,如果具备了出离心,供灯的发心是为了求得解脱,而不是为了健康长寿、升官发财,这样的供灯就是出世间法。衡量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分界线就是以是否具备出离心作为标准的。  大圆满本身是出世间法,可是修大圆满或听大圆满的时候,由于我们的发心不同,就有可能把它变成世间法。譬如说:仅仅为了得到一些现世或后世的利益而听大圆满或修大圆满,当这个法进入我们的心相续的时候,它就不是出世间的法,更不是大乘的法。那是什么呢?就是世间法,这叫做“世间法的大圆满”。  放生是什么法呢?那也要看你的发心。即便不是为了现世的健康、长寿等等,而是为了后世得到人天的果报,或是避免一些后世的灾难,如不堕地狱等三恶道,为了这些而放生的话,放生就成了世间法;如果是为了自己一个人从轮回中得到解脱而放生,那放生就成了出世间的小乘法;如果是为了拔济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为了得到佛的果位而放生,那放生就是大乘的出世间法;如果在此基础上有一些密宗的见解,那放生就是密乘的法。  所以我们一定要审慎思维,并反躬自问,我们放生放了那么多年,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不是为了自利?如果是为了一切众生得到佛果而放生,那就可以成为大乘法。如果放生只是希望自己可以长寿、或者是下一世转世为人,并且健康长寿、或者为了自己往生净土的话,那这个放生看起来似乎是利益众生,实际上却是在利益自己。  其他修法也应如是观察。比如到学院或是到其他地方去领受灌顶、听闻佛法,这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呢?和刚才讲的一样,如果为了自己的健康、长寿,为了逃避一些现世或者后世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而听闻或修持的话,那也是世间法。为什么呢?因为你的目的没有离开世间的发心,所以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一切都是世间法。  什么叫做出世间的法?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界限在哪里呢?出世间法有大乘和小乘。小乘的修行,必须要有出离心,有了真正的出离心,并在此基础上行善的话,这种修法就叫做出世间的法。  “出离”这两个字的涵义是什么?“出”,就是要放下世间的一切,也就是说对世间的任何东西不留恋,对三界六道轮回,很清楚地意识到其痛苦的本质,这叫做“出”。“离”就是希求解脱。“出家”中的“出”也是这层含义。“家”是指世间,并不是走出家门、穿上出家衣服就表示出家,而是要对轮回生起真正的厌离心。  在家人学佛、修出离心也是一样,就是要对世间的事情没有任何贪图之心,这叫做“出”。这个“出”外道也有,很多外道的出家人也不愿意在六道中轮回,也希望解脱,但这不叫出离心。真正的出离心还要有一个正确的见解。正确的见解是什么呢?首先就是要意识到轮回的痛苦,所以不再留恋轮回,并努力去寻求解脱,走向解脱。但必须要有解脱的智慧。如果只是一昧盲目地、没有智慧地寻求解脱,并不是完整的出离心。出离心的解脱智慧包括小乘里面的四谛法门,精通四谛之后,才算具备了完整的出离心。[*  具备了真实无伪的出离心,以后所修一切善法都将成为出世间的法。《俱舍论》里讲,从有了出离心以后,就算是小乘的入道。此处“入道”的意思是指进入小乘次第的第一步。  出离心很重要。人生难得、寿命无常、轮回是苦、因果不虚这些外加行,对增上出离心有很大的帮助。但现在很多所谓的佛教徒,都不愿意修加行,特别是人生难得、无常这些外加行,直接就想修大圆满、大手印等法。这样的人,在藏地的出家人里面有,但汉地的居士里面更多。大圆满、大手印当然是很好的法,但我们现在是不是这样的根器?自己现在的心相续调整好了没有?没有调整好的话,那大圆满、大手印是不可能修起来的。*  调整的方法又是什么?就是修人生难得等修法。这些修法绝对不能小看。阿底峡尊者及以前藏地很多专门修行的高僧大德,他们当中有些人一生只修人生难得和无常,最后还是同样获得了成就。前辈们已经为我们作出了最好的表率,那些不愿修加行,第一步就妄想迈得很高的人,他们离解脱的目的地也就如同被重重关山阻隔一般,永久难以抵达。  曾经有一位大成就者,当他的一个弟子将要离开的时候,就到上师面前,祈请传一个更好的窍诀。上师说:我并没有什么更好的窍诀。弟子将所有的东西都供养了以后,再一次苦苦祈求,上师就握着弟子的手情真意切地说:“你也将会死的!我也将会死的!这个问题你回去好好思考。我的上师给我讲的也是这个法,我修的也就是这个法,我的上师也没有再给我讲什么,我也没有修过其他什么,这就是窍诀,你回去认真修持吧!”  说起来就是这么简单,你也会死,我也会死。这个不争的事实大家都知道。但是平时却似乎遗忘了,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深入细致地思维一下这个修法,否则,什么结果也修不出来。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肯定在修出世间法,修的是五加行,这怎么不是出世间法呢?五加行本来是出世间的法,而且是大乘的法,但是你在修持时,当下自相续中是以何等见解来修持的呢?比如说为现世的健康长寿等而修五加行,这种可能性比较小;但是为了后世不堕地狱而修五加行,这种可能是有的。如果没有寻求解脱的发心,修五加行也是世间法,根本不是出世间法,那修五加行的意义也不是很大。磕大头、念这些咒很累的,但是修出来的不是密法,不是大乘法,也不是小乘法,而成了世间法,这就非常可惜。  我们都在法王如意宝前接受过灌顶,看过很多珍贵的书,这非常不容易。如果让它变成了世间法,与解脱就没有什么关系了,以后世间的福报我们会得到一些,满足我们鼠目寸光的世间愿望,但是与解脱还没有缘份,这不是很可惜吗?所以,人生难得一定要重视,不能白白地耗尽了人生而不求解脱。如果求解脱,一定要从出离心开始,没有出离心,修行也好、念咒也好都不是得解脱的出世间法,这个特别特别重要。在出离心的前提下才能讲菩提心,没有如理生起出离心的话,就不能生起菩提心。  第三、大乘和小乘的差别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是什么呢?就是有没有菩提心。  什么是菩提心?说起来很简单,每个人都会说: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这就是菩提心。但是要做起来却并非易事,即使是修行多年的出家人,并自诩为是大圆满的瑜伽士或密法的修行者,有些人也没有真正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  当阿底峡尊者在西藏时,有一次,他和他的弟子在用早餐的时候,尊者说:“今天,在印度的一个修喜金刚的修行者,已堕入了声闻的灭定(灭定就是所有的粗分感受及思维都间断。从世间的角度来说,就是进入了一种很清净的状态,并于此状态保持很长时间)。”尊者的弟子就说:“修喜金刚的行者,有可能落入声闻的灭定吗?这是什么原因呢?”尊者说:“喜金刚本来是无上密法,但他没有修好,就成了小乘的法,从而堕入此灭定。”所以,是大乘的法还是小乘的法,是出世间的法还是世间的法,全都要看自己的发心如何,也就是最初修这些法的目的是什么。  比如说我们天天都在放生,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利益众生的事,但是很多人的希求就是为了自己避免一些痛苦,或是得到一些现世利益。这样去放生,他能不能达到一些目的呢?目的能够达到,但这不是大乘的法,因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利益众生,只是在利益自己,这样的放生不属于大乘的法。  很多人都在精勤不倦地修五加行,问他“为什么修五加行呢?”“不修五加行,大圆满的正行就修不起来”,或是“我就听不到大圆满的法,所以我要修五加行”。表面看这样回答是对的。但是继续问,“你如果修不起大圆满或听不到大圆满法的话,会怎样呢?”“如果这样的话就不容易解脱了。”“解脱了又怎么样呢?”“解脱以后我就没有痛苦、没有烦恼了。”  如果发心是这样的话,则在这种修法里面根本没有菩提心的成分,五加行里所讲的菩提心又在哪里呢?你修的五加行就成了小乘的修法,因为你的菩提心已经完全丧失。你所修的所谓菩提心只不过是一个十万遍的数量而已,实际自己心相续中的菩提心是没有真实生起来的。虽然修的是发菩提心的法,但实际上还是为了自己而修,根本不是真正的菩提心修法。  所以,我们在修法的时候要认真地观察自己的相续、严格地要求自己,如果认真观察,我们会发现很多事情表面上是利益众生,但实际都是为了自己。修五加行是为了自己,其它的念咒、放生也是为了自己。简单地说,凡是为了自己的解脱而修行,无论所修的法本身多么殊胜,都只能成为小乘的修法。  如果丝毫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在此基础上去修行的话,哪怕念一句佛号、磕一个头,所修的都是大乘的法。我们听了很多法,在很多方面也都明白,今天如果让你讲你也会讲,但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真正能做到的却寥若晨星。  本来出家人修行的进步、收获要远远超过在家人,因为相对来说(不是绝对的),出家人烦恼要少一些,他们舍弃了很多容易生起烦恼的对境,不会被很多世间的事情所缠绕与侵扰,但是出家人里面修行不尽人意的也有。  很多人都认为,我们是在家人,很难突出世间重围专心致志地修行,所以就很难得解脱。但在如今这个社会里,我们是有办法修行,有办法成就,也有办法解脱的,关键就要看你是否发心真切、是否正见具足。  虽然《普贤上师言教》里面讲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本来就是相违的,本来就是矛盾的,因为在家人想完全放下世间的事情去修行,这种机会是很不容易得到的。但是如果能将菩提心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修大乘的佛法跟处理一些家务事或是其它世间的事也不是水火不容的。如果不用处理这些事,当然是很好,但往往在家居士难以做到。释迦牟尼佛对在家人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可是,在家人里面同样也有很多成就者。以前有,现在也有。  那我们现在该如何做呢?比如说平时要上班、要工作,但是同时你可以发慈悲心、出离心,这两个是一点都不矛盾的。平时做一些世间的事情,虽然不是为了利益众生,但我们也有办法将它变成是利益众生的事。  比如说吃一顿饭,是善、是恶,还是不善不恶的无记法呢?如果在不伤害众生生命的前提下,吃饭本身是无记法。但是在《俱舍论》里面讲得很清楚,如果一个人吃完这顿饭,将肚子填饱了以后是为了去杀生、去参战、去行骗等等,以这样的目的而吃饭,那吃这顿饭就是造作恶业。如果一个人吃饭的目的,是为了吃饱了以后去听法、去放生、去行善,那这个吃饭就是行善。如果他能以菩提心摄持,那么吃这顿饭就成了大乘的修法。如果他吃饭的时候没有什么特殊的目的,没有去想吃完饭以后去杀生、去放生等等,那这样的吃饭就是不善不恶,叫做无记。  再比如说工作挣钱,为什么要挣钱?如果挣钱是为了利用在修行上,那工作就是出世间法。如果是要拿这些钱去干一些坏事,即使现在还没做,这样的上班天天都是在造恶业。如果没什么其他的想法,只是为了吃饭、生存,这是不善不恶,是无记法。所以,虽然行为相同,就因为当前的发心不同而有善恶业之区别。  如果自己愿意做的话,行持善法还是很容易的,怎么做都可以。自己不愿意做的话,即使天天给你讲大圆满等最最高深的法,你今天听,明天也听,永远都不去实修,是没有用的。讲了也没有太大意义。闻法很有意义,通过闻法我们可以明白道理,如果不明白就不知道如何修持,但是如果听了很多却不去实践,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只能得到一些闻法的功德而已,其它的功德是没有的,在法的实修上也没有什么收获,今年是这个样子,明年还是这样,乃至死亡的时候也是这样空手而去。如果你自己想做、能做的话,仅仅吃一顿饭,都能成为解脱之因。其他类似的修法都是一样,所以,务必要发菩提心。  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要调整自己的心,为此必须要放弃两个东西,第一是对世间的贪着,也就是留恋轮回、生生世世想做人、天人的企图。为什么要放下呢?如果不放下,我们以后所有的修行都将变成世间法,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障碍,所以一定要放下。  现在为了生存还是要做一些世间的事,尽管这些暂时没有办法放下,但只是权宜之计。如果有从现在起逐渐走向解脱的想法,那就是已经有了出离心,这样,第一个需要放弃的基本上放下来了。  必竟我们都是凡夫,对这些世间圆满的贪着心要一下子全放下来,决非一日之寒。但是如上面所讲的那样,无论是修大乘还是小乘的法,只要目的都是为了解脱,有了这样的想法,真实的出离心就可以逐渐地生起来。  第二个必须要放弃的是只愿利益自己的想法,这种念头必须要放下来,如果放不下,做世间的法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出世间的法,也是为了自己,那我们就永远无法跨进大乘的门,永远都在大乘的门外徘徊。自己认为是在修大乘法、修密法,如果还是抱着自利的发心,就根本没有趋入大乘的轨道,更谈不上是修密法了,所以,我们要放下仅仅利益自己的心。  这样做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从无始以来,我们流转轮回直至今天,自利之心一直都与我们紧紧相随,现在让我们放下根深蒂固的积习,并非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的。但是,如果你想修大乘佛法的话,即使是不容易的事情也一定要去做。不做也可以,但你就没有办法修密法,没有办法修大乘法,你就只能修小乘的法,这个非常重要。这些加行的修法,本来就是所有修法的基础。  一说是基础,很多人就认为这不是很高的法,不是特别重要的。这样就理解错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佛法中所谓基础的法就是一切法的根,也就是最高的法。  现在很多藏地、汉地的修法者,包括出家人在内,五加行修完了一次就不再修了。五加行是永远都不能离开的修法,绝不是一次两次修完了以后就不用再修了。现在很多人修加行仅仅是在强调数量,而不是强调质量,即使质量达到了要求还是要修,永远不能停歇。这些修法名义上叫前行、加行,虽然没有冠之以正行之名,实际上都是正行。所以,愿意解脱的话,一定要在前行上多下功夫,不愿意解脱,那又另当别论了。  很多人都有这类问题,加行是用功修了,但只是为了完成一个数量。所以,修密法也好、修五加行也好,做普通的工作也好,我们都必须仔细观察自己的发心是怎样的。  现在到汉地来的活佛也多,今天这里有灌顶就跑到这个地方去,明天那里有灌顶,又跑到那个地方去。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认为灌了顶以后,马上就成佛了;还有的认为灌了顶以后肯定就很了不起,从而飘飘然起来。一方面灌顶是很了不起,但是当灌顶流入我们心田的时候,它又变成什么了呢?大多数都变成世间法了。在藏地有,但在汉地情形就更为严重,很多出世间的法,本来是非常好的法,都当做世间法来修,十分令人痛惜!我们每天修法的时间就不多,各方面又不那么圆满,修了一点法也都变成世间法的话,岂不让人哀叹?!  以上所讲的,不能把它仅仅当做知识来对待。我不是在给你们介绍佛教里面的文化,而是讲修行的要点——什么是修行,修行的时候怎么做。不是介绍出离心是什么、菩提心是什么,这个你们已经听了很多了,但是在这些细节上的问题做到了没有?做到的恐怕还是很少。如果对世间的贪着和自私之心放不下,即使穿着出家人的衣服、有活佛的名号也好、堪布的名号也好、或者自称是居士也好,仅仅是一个名字而已。如果没有正确的发心,脖子上挂一串念珠是没有用的;如果具有这些正知、正见,那不管你的外表是在家人或出家人都无所谓。  因为你有了非常好的发心,那就是如同刚才我们所讲的,连吃饭都可以成为大乘的修法,其它的更不用说了。所以一定要观察,现在我们是修世间法的人,还是修出世间法的人?现在我们是修大乘法的人还是修小乘法的人?如果时刻提起正念、关照内心,才谈得上是居士、出家人、修行人,如果没有这样做的话,修行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假如让我们按照佛经的要求全部都做到,那包括我在内都做不到。但是我们还是要各尽所能去做,只要去做还是有很大利益。  我们也许常有这样的念头:我要发菩提心,虽然实际上不太愿意发心,只想利益自己。但是还是要发心,因为不发菩提心,就不能成为大乘法,这就是造作的菩提心。  如果这一世没有真实的菩提心,只有造作的菩提心,那就如阿底峡尊者所说,这一世发造作菩提心的人,下一世他就可以度化南赡部洲那么大世界的众生,他就可以变成这样一个大菩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菩提心本来是一个非常殊胜的修法,因果从来都是不错乱的,所以在他的下一世也会有这样的果报。  怎样区分造作与不造作呢?比如说你非常渴的时候想喝水,这是不造作的。在你不想喝水的时候,其他人却勉强你去喝,你虽然喝了,但不是出于发自内心的愿望而喝的,这就叫做造作。  如果现在不开始做,今生就这样荒废,等到下一世,我们都没有把握再能得到人身,没有把握再能听大乘的佛法,没有把握再遇到大乘的善知识。现在已经有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一定要去做。不能仅仅去做一些形式上的事,更要强调实际的、内心的修法,这不论对出家人或在家人都很重要。如果这样,即使我们没有修大圆满、大手印等甚深密法,但修的至少应该是出世间的法、是大乘的法,这已经很不错了。  你们当中很多人都已经修了五加行,那刚才讲的必须放弃的两点,放下了没有?放下也有很多层次,但能多多少少放下一些还是不错的。以前没有修五加行的时候,总是以自利为主,自从修了五加行,利他之心开始增上,就可以说有了收获。

但是,如果修了五加行以后,内心还跟以前一模一样,那修五加行的利益又体现在哪里了呢?  西藏的一些高僧大德有一种说法,如果认真修习,上等的修行者,每天有收获,一天比一天进步;中等的修行者,每个月有收获;下等的修行者,每年有收获。对照自己仔细地观察,在家人没有大的收获还能够理解,因为他们还要处理很多世间琐事,但我们是出家人,没有大的收获就应当自惭形秽了。  如果好好修的话,经过长期的串习,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利益众生的念头。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正知、正见,刚才讲的要放弃的两点要逐渐地放弃,然后好好地去发菩提心。这是对一个真正的大乘佛教徒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