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彭晓英、彭文辉、徐宝金报道:“周队长的照片贴在上面,我哩舍不得把它撕下来……”7月5日,在靖安县仁首镇大团村老屋组,62岁的贫困户涂长根指着墙上的“干部帮扶责任牌”,哽咽着对记者说。在涂长根看来,“公示牌在,就仿佛周队长还在一样”。
其实,周队长“不在”快一个月了。
涂长根挂念的周队长,是靖安县农业农村局能源办主任、大团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周文生。
6月12日,52岁的周文生因积劳成疾,倒在办公室,经抢救无效去世。在他办公桌上,还摆放着没来得及整理的扶贫材料。
7月5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追授周文生同志为“全市优秀驻村工作队长”。
不忘初心的坚守——虽驻村扶贫期已满,但在新的扶贫队长到来之前,他仍每天奔波在扶贫第一线,没向组织提任何要求
周文生个子不高,身材瘦削,平里话不多,但身上有股干劲、韧劲、拼劲。
2017年5月,到大团村驻村报到的第一天,周文生就和第一书记挨家挨户走访贫困户,深入了解贫困户的家庭信息、收入来源、致贫原因、诉求愿望等情况。晚上,又与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座谈,详细掌握村里基本情况。
贫困户29户78人,如何因户施策制定精准脱贫计划?
村民创收能力不强、脱贫内生动力不足,怎么办?
村里危旧房不少,急需改造,怎么办?
……
周文生清楚地明白:扶贫路,就是新的“长征路”,必须攻坚克难,方能大获全胜。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周文生和村“两委”班子谋划研究,确立了以有机水稻、白茶、中药材和水产为主的产业发展思路。
贫困户余淑平想养殖龙虾,但缺技术与资金。周文生得知后,鼓励他大胆创业,积极为他筹措资金,提供技术指导。
依托白茶基地,周文生因地制宜建立扶贫车间,带动全镇400多户农户采茶,帮助12名贫困户落实扶贫专岗增加收入。
目前,大团村种植白茶2000亩、中药材200亩、有机水稻150亩、杨梅90亩、西瓜5亩,养殖龙虾20亩,为群众脱贫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团村贫困发生率,由建档立卡初期的2.88%降至0.53%。
今年5月9日,周文生驻村扶贫期已满两年。
两年来,他把大团村当作“第二个家”。
仁首镇党委副书记刘兆单告诉记者,在新的驻村工作队长到来之前,周文生始终坚守岗位,没向组织提出调换驻村工作队长等要求,每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
就在周文生去世前一天,他还和驻村第一书记彭学明在贫困户任克祯家,研究饮用水管道铺设问题,并到余淑平的龙虾养殖基地调研,帮助申报产业扶贫项目。
就在周文生去世的前些天,他还和大团村“两委”研究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并制定实施方案,决定建设50亩龙虾养殖基地,项目产生效益的40%用于9户贫困户的劳务补贴,6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
规划已定,蓝图却还未实现。这,成为周文生生前最大的遗憾。